背景交代:
开学已经有快3个月了,可是彬彬每天早上来园还是不停地哭,嘴里还嚷着“我要回家,我要回家。”老师马上设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引导孩子参与到游戏中,这样一来,孩子有几天会稍有好转。但是一到吃饭、睡觉时间孩子就又开始了他的长久战术“哭”,搞得教室里一片杂声。
片段一:
早上,彬彬牵着爸爸的手走进幼儿园,在楼梯口我们就已经听见了彬彬的哭声。老师马上迎上去亲切地招呼孩子,示意去拉孩子的手,彬彬拼命抓着爸爸的手,嘴里说着:“我要回家……”这种现象我们也已经熟悉了,刚开学那阵子,我们一直以为是孩子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,对老师和小朋友陌生所致,以为时间长了就会好的。所以我们也一直是很耐心地去亲近孩子,帮助孩子。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,彬彬的表现却没有一点起色。所以今天我采取了另一种方式,硬是从他爸爸手中接过孩子,并示意爸爸赶快离开。显然此时孩子的哭声更加响亮了,彬彬爸爸也是显得寸步难移了。“老师,彬彬这几天身体不是很好,所以他不是很开心。今天让他不要出去活动了,外面风大会影响身体的。”爸爸似乎还有很多的不放心,但在老师的催促下总算离开了学校。而彬彬却还是不停地哭着:“我要回家……”
片段二:
点心时间,阿姨分好了饼干和牛奶,大家都开始高高兴兴地吃起来,可是彬彬没有吃,而是继续抽泣着,老师走过去想让彬彬快点吃饼干,可是却发现彬彬的饼干不见了。“咦,彬彬的饼干呢?”我不禁问道。“在他口袋里。”同桌的伙伴说。“,彬彬快把饼干拿出来吃了。”我示意孩子拿出饼干。“我要拿回家”彬彬说。“不行,幼儿园的饼干必须在幼儿园吃掉,你不吃就给其他小朋友吃了。”我的声音有些严厉了。“不好,呜——我要回家”彬彬两手抓住放饼干的口袋又开始哭了。哇,居然还抓着两只口袋。后来听其他孩子说,彬彬口袋里拿了好多饼干呢!
片段三:
午餐时间到了,食堂阿姨送来了饭菜,老师开始盛饭菜,这时又听见彬彬的哭声了“呜——我要回家”。饭菜都盛好了,许多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动下开始大口大口地吃着饭,只有彬彬没有动,还是在哭。开始老师还会去喂他吃,可是每次都是喂进去不见咽下去。然后他又会乘老师在帮助其他孩子的时候悄悄去把饭菜倒了。
……
分析:
一开始我们老师一直以为彬彬之所以哭是因为他的适应能力比较差,想时间长点会好的。但是在与孩子父母的接触、了解中我们渐渐发现,孩子的这一现象完全是与孩子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的。
彬彬生活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环境中,从小就由爷爷奶奶带的,老人家非常宠这个小孙子,从小小孙子彬彬与外孙女发生矛盾时,老人都是让外孙女让彬彬,而父母批评彬彬时,老人也会表现出很心疼的样子去迁就彬彬,长到这么大,彬彬的饭都是老人喂的……长此以往,彬彬就养成了什么都以我为中心,样样事情都要大人帮忙的习惯,俨然成了家里的小皇帝,而且还容不得大人对他的不重视。
爱上海 彬彬进了幼儿园,老师要面对30位幼儿,彬彬逐渐感觉自己的地位在幼儿园无